他们远远称不上英雄,平凡普通,默默无闻,但是他们坚守岗位,各尽所能,全力以赴。
采购部:宋建伟
“一天打几十个、上百个电话也找不到一家供应商,那段时间找供应商真的找疯了。”
宋建伟是后勤管理办公室采购部部长,来学校已有21个年头。年初,国内疫情蔓延迅速,医疗物资紧缺,“采购”变成了“抢购”。宋建伟、陈干文、汪贵全三人组成后勤医疗防控物资采购小组,相互实时报备采购情况,群里信息不断,手机一直处于边充电边接收信息也边打电话的状态。“神经绷的很紧,到了饭点,夹菜到碗里,自个去外面边吃饭打电话。”
“刚开始医务所的防护物资几乎是零货存了,责任重大,王平副主任很着急,我们也很着急,真是所有能想到的途径都去试了。” 购买口罩时,“学校领导、老师帮忙找供应商,以前的供应商也帮忙找供应商,我从朋友圈搜,从通讯录里一个一个找朋友,让朋友找朋友,在网上也不断地搜,但网上的货总是遥遥无期。”前期找到了货源,但都需要先付全款,根据学校的采购流程等制度,需要先申报,钱还没拿到货又没了,后来又遇到坐地起价的、不能开发票的等等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问题。
“没有困难,我认为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今天联系不上,心里着急,明天就再起早点,多打些电话,多想办法。”国内抢购不到,便向国外想办法,北欧、印度、日本、印尼、德国等都去联系,但是即使联系到了,把合同都签好了,定金也付了,只要货没到手,一切都是悬着的未知数。运输过程中有在印尼扣押住的,也有在德国扣押住的,为了解决口罩运送过程被扣押的难题,采用小包装、分开运送,每箱200个寄回学校。口罩购买曲折,额温计购买也如此,多次即将到手的额温计也遭到了阻难。“2月16号前后,大部分医疗物资采购回来了,供货商也回来了,有了渠道,后勤管理办领导稍微松了口气,我们也是。”
绷紧的神经稍微松开,并不意味着采购工作可以松懈了,除了需要“抢购”的医疗防护物资,也需要采购建立隔离区、分诊区等所需的一切物资,如帐篷、拖鞋、衣架、衣叉、垃圾袋等等,还需要采购食堂物资、校区居家隔离的教职工及校内所有员工选购的菜品及日用品、 慰问物资等。物品采购繁多琐碎,有时还会面临挫折。最让宋建伟深刻的是采购慰问品维生素C片,需要采购238份,也就476盒,很多药店限购不允许多买,每人最多买三五盒,有些店即使不限购,存货也很少,为了尽快把慰问品发放到一线员工手里,宋建伟把整个东莞的国药电话和地址都从网上搜出来放到手机上,一个一个打电话,一家一家跑,“我也忘了去了多少家国药,下了小雨,我骑着电动车一家家跑,供应商也帮着跑。” 虽然忙碌,宋建伟并没有一句怨言并表示:做好后勤物资保障是责任,必须全力协调把事情做好。
卫生所:汪贵全
“工作任务任何时间都可能出现,要随时做好准备,这是我的责任。”
汪贵全是卫生所所长,在校忙至年二九才返回老家陕西,本想今年回去多陪陪80多岁的母亲,但四天后校园里又出现他的身影了,“汪所长担心有突发情况,年初三就回到学校了,一直一人住在校内,年初三至今都没休息。”他24小时待命,全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带领卫生所工作人员(松山湖7人,莞城5人)先后开展一系列工作,协助学校做好人员信息登记工作,配合学校对留校人员做好体温测量工作,提交学校疫情防控物资、卫生所后期药品购置计划,发放各部门、院校医疗物资(2月14日后由物业服务中心张纯华负责),开诊为师生提供医疗服务(直到3月2日转为线上开诊),参加相关视频会议、视频学习,制定《隔离区工作方案》、《健康观察区巡检方案》等五项工作方案,指导并参与建设预检分诊区、转运隔离区、健康观察区(前两项主要为开诊做准备),巡检住在转运隔离区的人员等。“转运隔离区多的时候有八个人,我们要早晚巡检,每天三次了解情况,有时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全湿了。”“医务所人员不足,平时要参加各类会议,工作之余还要开展视频学习完成考核,平日接到任务后,能自己完成的工作就自己完成了。”“我也不知忙到几点,工作任务任何时间都可能出现,要随时做好准备,这是我的责任。”
期间的协调工作很多,汪贵全的电话经常处于通话中,在向其他医生了解医务所工作情况时,同事们多次强调汪贵全工作的执着与辛劳,“所有的与疫情相关的突发事件都是先联系汪所长的,他得24小时待命,前几天有个学生不舒服,他带着扭伤的脚一瘸一拐地去处理。” 郑幸光:“他的压力很大,刚开始制定工作方案时,真的是焦头烂额啊。” 刘艳:“有时候加班到三四点、寒假前,我看他脸色都挺好的,精神面貌很好,春节后,他整个人都憔悴了,感觉老了十岁。”汪贵全扭伤了脚,但从不因脚伤而耽搁工作,不推脱,随叫随到。刘艳回忆说:“汪所长的脚肿的很厉害,演习的时候,汪所长一站就是一个上午,回到卫生所后,我们都去吃饭了,他走不了,便叫我们打包。”
经营与交通中心:吴达成
“一个人能力是有限的,要相互配合才能把工作做好”
吴达成是后勤管理办公室交通经营中心的一名司机,这是他来学校工作的第十个年头,疫情期间,他与吴汉强、殷惠坤、刘暖容留校值班,24小时待命,负责人员接送、物资运送、文件取送、车辆消毒、配合两校区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等工作。司机每天接送的人不同,去的地方也不同,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了保障乘客及自身安全,他每天谨慎地遵循车辆消毒程序,“出车前后用酒精喷洒、抹布擦拭消毒,应急车前每天消毒两次,车辆每三天到指定的保养点进行光触媒消毒。” “我们平时在办公室待命,一般四人都会有出车安排,很平均,很配合,不推脱,别人不方便就我做,我们都是这样的。”采访中,吴达成不断强调四人的密切配合,透露了出同事间的融洽。
“我们只是配合工作,帮不了什么一线医护人员,我们也不是什么突出单位,但是如果要派人去做志愿者,我会第一个报名。”3月13日,有一名学生发烧,晚上七点多吴达成接到任务,当即赶到医务室,了解情况后穿上防护服,独自陪同学生去东华医院做检查并安慰学生放宽心。“将近一个小时后,检查完了,学生发来信息报平安,是普通发烧感冒,学生有了笑脸,我也很开心。现在不知她怎样了?好了没?有没回宿舍了?”吴达成一直担心该学生状况,后来打电话问候,该学生表示感冒已经好了,也回到了宿舍,吴达成才放下这一事。
饮食服务中心:贾集兵
“每天反复寻思检查,担心有漏洞,我不能松懈,食品安全这个责任谁都担不起。”
贾集兵是后勤管理办公室第三食堂部长,这是他来学校的第16个年头,也是他第四次没回家过年,寒假期间,学校食堂只留下8名员工,其中1名是电工。校园封闭,贾集兵作为食堂的一线管理者,每天负责食堂从业人员早中晚体温测量和登记,督促检查同事的个人卫生工作,监督检查餐具、厨房、就餐环境消毒清洁工作并做好详细记录,严格落实进货索证索票工作,带领同事做好温馨提示及合理布置“取餐”、“就餐”位置、协调完成两校区居家隔离的教职工及校内所有员工选购的菜品及日用品清单的收集和汇总工作,每天汇报食堂工作开展情况等。人手少,贾集兵还要帮忙做好餐菜的准备工作,帮忙炒菜、打饭等。
“目前我们没有困难,遇到事情领导都会有指示,后勤直属党总支书记宋美娴、后勤管理办副主任王平也多次进入食堂检查,给我们指导食堂的疫情防控工作,饮食中心主任李波给我们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安排,线上线下跟踪我们工作,及时提醒。” 虽然谈不上困难,但是作为一线管理者,贾集兵要时刻打起十二分精神,详细做好登记,每一步清清楚楚,不能马虎。“吃饭的人不多,身体上不算劳累,但精神压力大,每天反复寻思检查,担心有漏洞,我不能松懈,食品安全这个责任谁都担不起。”
你们悄然无声,担当作为,处处彰显着爱心善意和责任担当,致谢全体一线工作者!